張曉春總結污泥摻燒有三點要求:
第一,含水率必須要達到40%以下;
第二,干化過程不能影響熱值;
第三,干化過程不能影響后期焚燒。
張曉春舉例,如傳統板框壓濾脫水,產出含水率近60%的污泥用于填埋可以,但不能用于摻燒,且脫水過程中若加入石灰,會降低原泥熱值,且摻燒時煙氣影響較大,因此傳統板框壓濾脫水所產出的污泥基本不適合摻燒路線。污泥摻燒前需要經過充分的脫水干化。
而目前污泥脫水干化技術又可分為熱干化、余熱干化和無熱干化等幾條路線。污泥熱干化可以達到含水率要求,但存在耗能較高、設備維護運營成本高的限制,需要較高的處理費才可以抵消成本。而污泥余熱干化雖然成本較低,但污水廠產生的濕污泥往往需要經過公路運輸抵達協同處置單位后才能進行余熱干化,存在濕污泥運輸成本高、造成環境污染等風險。
張曉春總結,理想的污泥干化技術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第一,低能耗、低成本才可持續。
第二,處理效率高。
第三,沒有二次污染。
第四,干化后泥質不要影響焚燒。
第五,最好做到原位減量,在污水廠完成減量處理。
第六,最好不需要熱源。
無熱干化技術—污泥深度脫水干化的顛覆性技術 張曉春表示,尼科環境花了十年時間,潛心研究污泥無熱干化技術,滿足以上需求。所謂污泥無熱干化技術,即運用化學、物理加機械方法對污泥進行深度脫水和干化,全程不加熱,將污泥含水率從70%~85%區間降到40%以下甚至更低。
尼科環境污泥無熱干化技術具有三大核心特點:
第一,自主研發了污泥專用脫水藥劑,該藥劑基本原理是將污泥微生物細胞內水份高效釋放出來,極大提高污泥脫水性能。該藥劑環境友好,非酸、非堿,不含鐵離子,不含氯離子。
第二,尼科環境首創的“全向出水污泥壓榨機”,具有超高效率。僅十分鐘將污泥含水率從80%以上降到55%左右。由于其超高效率,便能實現降本增效的目標。
第三,自主研發的筒式多段風干裝置,對污泥進行干化處理,污泥含水率降至40%以下,全過程不加熱,因而沒有臭氣產生。
尼科環境無熱干化工藝流程
張曉春表示,無熱干化技術主要分三個工藝段對污泥進行脫水干化處理,第一階段為污泥調理工藝段,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濕污泥進行加藥調理,提高污泥脫水性能;第二階段為污泥脫水改性工藝段,壓榨10分鐘脫除污泥中60%以上水分,壓榨后泥餅呈疏松多孔狀態,為后端強制通風干化創造條件。經過通風干化后,污泥含水率降至40%以下,后續可以進行資源化利用,特別適合焚燒。
張曉春總結尼科環境無熱干化工藝具備三個特點:1.超低能耗;2.無臭氣產生;3.對摻燒無干擾。
經無熱干化技術處理后泥餅可制成生物質燃料進行摻燒。以秦皇島市為例,秦皇島市的污泥經過處理以后,含水率降到20%,熱值達到3800kcal(高于褐煤),即每噸含水率80%以上的污泥經過無熱干化技術處理后可制成生物質燃料0.31噸,相當于發熱量5000kcal/kg的煤0.236噸。這類污泥進入垃圾焚燒廠后1噸可以發電400度。張曉春表示,這樣優質的燃料,垃圾焚燒發電廠是樂意接受的,可以給焚燒發電廠創造效益。
張曉春表示,尼科環境污泥無熱干化另一大優點在于可以實現原位減量,即將無熱干化設施建設在污水廠內,省去濕污泥運輸成本,避免濕污泥運輸過程中的環境污染風險,以及規避因此而來的政策風險。并且碳減排效果顯著,張曉春表示,與低溫干化相比,無熱干化每處理一噸濕污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5公斤。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