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行業交流進步,便于行業同儕互學互促,推動中國環境產業轉型升級。E20環境產業圈層特推出《水務行業優秀案例匯編》,匯集了近200例案例,涉及村鎮污水治理、工業廢水治理、工業園區廢水治理、水環境治理、市政污水管網、再生水回用、污泥處理處置等領域。
項目名稱:邢臺市排水管網系統排查及地理信息系統建設項目
推薦單位:中持水務股份有限公司
參與環節:技術服務
項目所在地:河北省邢臺市
項目概況
邢臺市城區排水管網總長度約為843公里,大部分街道存在雨污混接問題。推進城市生態修復、排水系統功能完善,并增強城市排洪防澇能力是國家十四五規劃在建設新型城鎮化方面的重要舉措。為響應國家政策市委、市政府關于排水系統改造的工作要求,2021年,中持水務對邢臺市東至東華路,南至祥和大街,西至濱江路,北至邢州大道范圍內約89.83平方公里,其中邢臺市(本級)道路38條,襄都區道路66條,信都區道路43條,七里河片區道路8條,河道片區4條河道的雨水管線調查以及污水管線普查工作,摸清了排水管網的底數及管網健康狀況。
隨著現代技術的日新月異,國家對排水管網的管理也提出來新的要求,要求各地依法建立市政排水管網地理信息系統(GIS),實現管網信息化、賬冊化管理。為此,中持水務為邢臺市搭建了數字化管理平臺,將此次管網普查的成果實現了數字化呈現,并在此基礎上集成了智能監測設備,掌握管網實時運行狀況,開發數據分析功能以及“一口一檔”排口路由自動溯源功能,提高了日常管理效率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
示范意義
排水管網猶如一個城市的靜脈系統,承擔著污水的輸送工作,是重要的基礎設施。為了確保排水管網能夠穩定運行,日常的精細化養護必不可少,然而一個城市地下排水管網體量龐大,且埋于地下,導致日常運維管理難度大,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多地還存在管養不到位的情況。
邢臺市地下排水管網高達843公里,排水管網的日常管理效率,通過數字化管理平臺結合得到有效提升。通過平臺搜索大大縮減了關鍵井位以及連接關系的外業尋找時間;通過平臺在線液位監測設備,對基礎易冒水點的實時監測,大大節省了監測人力、物力以及加快了處置速度;通過平臺的排口溯源功能,可在問題發現的同時精確定位所涉及的問題管網范圍,使發現問題原因、制定解決方案更高效快捷。
項目亮點介紹
(1) 實施效果
l 排水資產精細化管理
在排水資產一張圖的基礎上,提取關鍵資產完成精細化管控,加強對關鍵資產信息的全方位記錄,使管理人員準確掌握管網資產狀態,為關鍵問題的解決提供依據。
l 運行狀態可視化
通過布設智聯井蓋,實現管網運行狀況可視化,有效降低了污水冒溢問題的發生,并減輕了工作人員現場工作的強度。
l 決策科學化
利用大數據分析和機理模型預測,可以對管網狀況進行分析診斷,預測突發事件和管網內部隱患,為管理決策提供依據。
(2) 社會效益及生態效益
提高了管網管養效率,減少污水冒溢發生的幾率,為市民營造了安全暢通的通行環境;降低污水直排概率,提高雨水管網行洪排澇能力,提升了城市環境質量和安全系數。
項目技術工藝/裝備簡介
(1) 技術工藝/裝備名稱
排水數字化管理平臺。
(2) 工藝/裝備原理
l 以數據為核心的現代化管理模式
針對排水管網存在的問題,利用GIS、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技術,通過前端布設智聯井蓋,實現排水數據的快速抓取、區域組網;根據排水管理的具體需求,建設排水數字化管理平臺,實現管網異常問題監測預警、溯源、影響預測等功能,并及時發現管網隱性病害,準確定位問題區域,有效應對突發狀況的發生。通過“智聯井蓋及數字化管理平臺”這種以數據為核心的管理方式,為排水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排水管網管理向精準化、智慧化方面發展。
(3) 工藝/裝備特點
l 排水資產精細化管理
將排水系統所有元素利用GIS技術實現一張圖管理,方便數據的查詢、調用。
 
資產一張圖 
健康一張圖
在此基礎上,對關鍵的元素進行更精細化管理,多維度的掌握管網資產狀態,為后期的排水系統改造、排水問題分析及資產維護提供便利。
 
排口分布及收水范圍展示
 
橫斷面管線分布狀態
 
智聯井蓋使用狀態
l 排口反向溯源
通過在排口上游關鍵點位布設水質監測設備,利用監測數據及反向溯源機理模型,定位偷排廢水并整改,有效降低直排污水量。

l 管網坍塌預警
對擔負主要輸水能力的主干管布設監測設備,利用模型計算和數據分析,發現管網病害,運行風險,為運維管理賦能。
 
坍塌預警
l 數據分析統計
以餅圖、柱狀圖、曲線圖等多種形式,對排水管網資產及業務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方便管理人員全局把握資產信息。
 
缺陷情況統計
(4) 工藝/裝備流程圖
排水系統調查評估,摸清排水系統底數,對調查結果以數字化方式實現。
在關鍵節點處布設監控設備,監控管網運行狀態。
依托現代監測技術、通信技術、GIS技術、云存技術,完成排水數字化管理平臺的建設。
 
排水數字化管理技術路線圖
(5) 項目部分案列照片

編輯:黃延麗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