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合肥工業大學教授、博導,清環拓達(蘇州)環境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汪家權在“2025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作了題為“智水·龍汲水:真空排水系統—城鄉排水新范式”的發言。
傳統污水收集存在錯接、漏接、混接等突出問題。為此,清環拓達思考從源頭精準收集污水,嚴控污水滲漏流失,其通過智能智慧控制方法來解決,“龍汲水” 是旗下真空排水系統品牌。
汪家權
01
城鄉排水現存問題分析
設施缺失、污水分散、地形的復雜以及運維能力弱,是鄉村排水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對于城市排水來講,排水系統老舊、雨污合流制、規劃不合理、運維管理不足,使得現在部分地區的排水能力不足。
對此,徐祖信院士曾提到,污水混接、雨水錯接、管道破損、地表水倒灌導致城市排水功能嚴重受損。以下四個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雨水管道錯接問題如果不解決,如何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污水管道破損問題如果不解決,如何解決污水廠進水濃度淡的問題?雨水管道混接問題如果不解決,如何解決地表水體水質不達標問題?雨水管道晴天滿管流問題如果不解決,如何解決城市內澇積水問題?
那么,如何解決城市排水問題?汪家權進行了詳細介紹。
首先,應對老舊排水系統。可對老舊小區進行微創改造,無需大規模開挖路面,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干擾,快速替換老化管網,解決排水不暢問題。
其次,破解雨污合流難題。實現雨污分流,通過智能控制系統,確保雨水和污水分別收集、輸送,避免雨季污水隨雨水排放對水體造成污染。
第三,提升規劃合理性。根據城市發展需求靈活布局管網,不受地形限制,為城市新區建設提供高效的排水解決方案,避免因規劃不合理導致的排水問題。
第四,優化運維管理。借助智慧監控平臺,實時掌握排水系統運行狀態,提高巡檢效率,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降低運維成本,提升運維管理水平。
解決鄉村排水問題亦是如此。過去采用重力排水系統,因農戶居住分散,統一建設的投資成本較高。即便現在,不少農村污水處理站也面臨“收不到水” 的困境 —— 雖實現了排水設施全覆蓋、源頭收集,卻未能做到全處理,大量污水流失。
對此,在鄉村排水問題的解決中,可采用真空排水系統。該系統能有效應對農戶分散的現狀,且適配復雜地形,尤其能降低山區等區域的建設難度,進而提升建設效率、減少成本投入。
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對真空排水系統均有需求。該系統不受地形坡度限制,能有效解決農村住戶分散的排水問題;在城市中,其管道施工更輕便,因此在空間擁擠區域、開挖難度大的區域,以及需重點保護的區域,都能很好地應用并完成排水任務。
02
“龍汲水”系統原理及核心技術優勢
汪家權介紹了“龍汲水”系統原理,共分為三步。
第一步:分散的污水源,通過重力短距離流入真空收集器中;
第二步:利用真空技術,將真空井內污水高速吸入管道設施,逐級輸送至動力源站,達到污水收集目的;
第三步:動力源站收集到的污水,將被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或污水處理設施中。
“龍汲水”系統技術由真空收集井、真空管網、動力源站、智慧運維系統組成。
與傳統重力排水系統相比,“龍汲水”系統具備哪些核心技術優勢呢?
首先,施工成本上,“龍汲水“系統的溝槽寬普遍在0.2-0.5m,深0.7m,無需大規模開挖。其中,上海奉賢老區排水系統改造項目就節省了40-70%的成本。
第二,管材成本上,“龍汲水”系統的管材使用的是HDPE材質,同樣排水量的情況下,管徑是傳統管材的1/3,而排水速度是傳統管材的4倍以上,所以傳統管網可能會有淤積堵塞,但這種情況在真空排水系統中是不存在的,而且成本至少能節省10%。
第三,工期上,“龍汲水”系統采用模塊化施工,無需大型機械,施工周期縮短了30-50%。
第四,地形適應性上,可爬坡30°,地下水位高、巖層區都可以適用,實現100%場景覆蓋(含山地 、老城區、高水位區)。
第五,污水收集率上,全密閉負壓管道,零滲漏,污水收集率100%。
第六,運維成本上,年電費約3元/戶(天津案例),管道自清潔無需清淤,可節省成本40%。
第七,流速與抗堵塞能力上,流速為4m/s(傳統4倍),負壓沖刷自清潔,堵塞風險降低90%。
“龍汲水“系統的應用場景豐富。室外方面,適用于地下水位高、生活污水排水點分散、沿河污水收集難、排水點分散、排水距離較長、水源保護區、生態敏感區、臨時排污營地度假村、地勢起伏較大的地區、廁所改造、嚴重缺水地區等。室內方面,適用于建筑同層改造、大型商超(生鮮區、熟食區、海鮮區)、醫院特殊場合(例如,傳染科、放射科、負壓病房等)、生化實驗室、機場、高檔酒店等。
03
“龍汲水”系統應用案例
汪家權詳細介紹了清環拓達“龍汲水”系統的應用案例。
傳統古村落項目案例
祖源村——夢里山村景區項目(CCTV《焦點訪談》項目

祖源村屬于典型的徽州古村落,坐落山頂,多石板路,多溪流,存在房屋分布隨意,道路狹窄彎曲,地下水位較高,房屋臨水渠而建,全年山泉水不斷。為破解污水治理難題,當地采用真空排水系統。該項目服務140戶村民,污水收集率達100%,共設 16 座真空井、1 座終端動力源站,鋪設管網總長4528 米,其中真空管網1529米,管徑為De50-De110,接戶率達92%。且收集設備運行電費六年平均僅2688元 / 年,系統已穩定運行8年。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