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網對“茅臺鎮強行接管重慶泰克公司在仁懷投建的污水廠一事”進行了報道。9月24日,該事件在互聯網進一步發酵,被政事兒、中國基金報、新京報、大象新聞等多家媒體報道關注。
與此同時,據貴州遵義市“今日仁懷”微信公眾號消息,仁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9月24日發布關于仁懷市涉企有關網絡輿情的情況通報。

通報內容顯示,9月24日,有媒體發布“重慶泰克公司在仁懷投資建廠遭強行接管”報道,引發關注。
仁懷市在前期工作基礎上,已成立專班對該情況展開全面調查,調查結果將及時向社會公布。我市將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依法依規清理歷史遺留問題,對侵害企業家正當利益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對采取非法手段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依法查處,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
根據我們此前的報道,一起來回顧一下事件原委:
2017 年,貴州省仁懷市啟動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廢水集中治理工程,其中投資約 8.2 億元的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項目,是守護流域生態的重點工程。然而,2022 年項目完成環保驗收后,卻遭遇當地部門強行接管,引發投資企業與相關部門的多輪糾紛。三年過去了,該事件貌似還未得到妥善解決。
01.項目緣起:政企合作共建生態工程,8 億投資落地仁懷
作為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污水治理的關鍵項目,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的啟動與推進,承載著當地生態保護與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雙重期待,其項目規劃、中標落地及建設運營模式均有明確的官方部署。
2017 年 6 月,貴州省正式發布仁懷市赤水河流域白酒企業廢水集中治理工程 - 二合安龍場白酒廢水處理廠建設項目,旨在解決茅臺鎮名酒企業聚集帶來的環保壓力。
同年8 月,項目中標結果公示,由重慶泰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牽頭單位)與中色十二冶金建設有限公司組成的聯合體中標,中標方案明確:污水處理單價為 29.75 元 / 立方米,廢水收集輸送管網合理利潤率為 5.65%。

從項目規模與建設內容來看,該污水處理廠設計日處理污水能力達1.5 萬立方米,建設內容涵蓋多類核心設施:包括綜合樓、超濾車間等 4373 平方米的房屋建筑物,調節池、改良 AAO 池等白酒企業廢水處理池,MIC 反應器、沼氣脫硫系統等機器設備,以及供電外線、進場道路、28140 米玻璃鋼給水管道等附屬工程,總規劃廠區占地 67 畝。
在合作模式上,仁懷市政府授權仁懷市環境保護局作為項目實施機構,授予社會資本方(即重慶泰克與中色十二冶聯合體)特許經營權,并由社會資本方與政府出資代表—— 仁懷市水務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 “仁懷水投”)共同設立項目公司(SPV)。項目公司需全程負責工程的投資、融資、設計、建設、運營維護及期滿移交,其中建設階段需完成勘察設計、工程招標、竣工驗收等工作,投運后需承擔運營成本并按合同收費,運營期滿后無償移交政府指定機構。
據《貴州日報》2020 年報道及重慶泰克創始人唐先生在接受大風新聞采訪中透露,項目總投資約8.2 億元,其中仁懷水投投資2000 萬元,剩余 8 億元由聯合體承擔,重慶泰克占比 86%(逾 7 億元),資金來源包括 2 億元銀行貸款、企業增資擴股及自有利潤。
項目于2018 年 6 月正式動工,2021 年 1 月進入試運行階段,2022 年 5 月順利完成環保驗收。
盡管項目穩步推進并順利完成環保驗收,誰也沒有料到,這座本應成為生態治理標桿的污水處理廠,竟在驗收通過后短短一個月內陷入了一場劇烈的接管風波。
02.風波驟起:驗收后遭強行接管,政企各執一詞
2022 年 5 月項目剛完成環保驗收,僅一個月后便爆發 “強行接管” 事件,投資企業與當地部門就接管的合法性、原因各執一詞,矛盾迅速激化。
據頂端新聞在2024年的相關報道顯示,唐先生反應,“2022年6月10日,幾十名人員突然來到廠區,把我們幾十個員工驅趕出去,并用兩輛大巴車帶走。隨后,工廠被強行接管。”
當天現場人員也反應,一位自稱是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以下簡稱“工業局”)的負責人來到廠區會議室,當眾宣讀了《解除合同通知書》,并要求重慶泰克公司員工收拾個人物品離開。
事后,工業局相關人士表示,此次接管是在司法部門見證下進行的“現場現狀移交”,對設施設備、藥劑、資料等資產全程攝像清點封存,程序合規。
但重慶泰克方面則堅決反對這一說法,其與中色十二冶在2022年 6 月 16 日共同復函工業局,明確指出項目已履行完成合同義務,不僅通過6 個月安全試運行,還完成環保驗收,工業局的強行接管屬于 “公然違約毀約”,甚至 “涉嫌嚴重刑事犯罪”,并強調若因此引發環境污染、安全生產事故等后果,需由工業局主要負責人及責任人承擔全部法律與經濟責任。
雙方的核心分歧在于接管的原因:
2024 年 5 月,遵義市工業和科學技術局在《關于唐顯策信訪事項的復查意見書》中給出官方解釋中,提到了接管原因: “重慶泰克未對安全隱患整改,造成大量污水無法處理,大部分酒企停產,嚴重影響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
但重慶泰克方面予以駁斥,唐先生表示,項目運行期間的污水處理數據可通過“貴州省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管理平臺” 查詢,從未出現超標情況,且接管當天企業本是計劃召開技術與管理人員整改會議,并非拒絕整改。同時,唐先生認為即便要解除合同,也應通過協商或司法途徑,而非強制驅離人員、占領廠區,重慶泰克及股東后續多次報警、向政府部門反映情況,均未得到解決。
面對突如其來的強制接管,投資企業并未妥協,而是選擇通過司法途徑維護自身權益,一場漫長的法律拉鋸戰由此展開。
03.司法博弈:訴訟幾經波折,最終按原告撤訴處理
接管事件后,工業局以“重慶泰克存在重大違約” 為由提起訴訟,試圖通過司法途徑確認合同解除,但案件歷經管轄權異議、法院層級調整,最終因工業局未預交訴訟費而按撤訴處理,司法爭議暫未得出明確結論。
需注意的是,該項目最初的合同履行主體為仁懷市環境保護局,后續變更為工業局。
2022 年 7 月 15 日,工業局向仁懷市法院提起訴訟,主張重慶泰克等存在三大違約情形:未在約定期限內完成項目建設、未按合同備足流動資金導致項目運轉不正常、財務管理混亂且存在資不抵債風險,請求法院判令案涉合同已解除。

面對起訴,重慶泰克等被告在答辯期內提出管轄權異議,理由是:涉案項目關乎茅臺鎮及下游白酒企業用水安全,影響貴州省白酒行業聲譽,且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屬于遵義市轄區內重大復雜案件;同時案件涉及仁懷市原環保局、工業局等行政機關,由原告當地法院(仁懷市法院)審理可能影響公正,故應移交遵義市中級法院管轄。2022 年 9 月 30 日,仁懷市法院裁定管轄權異議成立,案件移送遵義中院。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