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國家《“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方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以科研攻關為先導,以技術改造為依托,結合各類生產經營業務實際,決定“十一五”期間實施十項重點節能節水工程,并作為推進重點企業節約目標實現和抓好重點業務節約降耗的切入點和著力點。
一、自用油替代工程
在油氣生產系統,繼續實施東北、華北地區以煤、石油焦代油,西北地區以天然氣代油,其中重點是在遼河油區實施自用油替代,到2010年力爭年減少油田原油自用量100萬噸;在管道運輸生產系統,主要是實施東北輸油管網的秦京線、鐵秦線、鐵大線和西北輸油管網的馬惠寧線以天然氣替代加熱爐自用原油,到2010年預期建成年代油能力1.6萬噸。
二、能量系統優化工程
在油氣生產系統,通過“關、停、并、轉、減”,推廣應用油氣田優化簡化配套技術,實施注、采、輸系統集成優化,提高油氣田主要地面生產系統運行系統效率2個百分點以上,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60萬噸標煤。在煉化生產系統,應用Total Site 技術,采用能量系統分析與最優綜合的方法,通過企業能源供給的規劃優化,全廠和裝置的工藝流程優化、工藝條件及參數優選、生產過程優化運行,以及原料優化、公用工程能量系統優化、全廠余熱利用集成和采用先進的控制技術、高效節能設備等,降低單位產品綜合能耗5%以上,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128萬噸標煤。
三、電機及電力系統節能工程
引進和示范推廣先進高效電動機,采取改善電機拖動系統的調節方式、改進工藝拖動的調速方式、優化電機系統的運行和控制等綜合措施,提高電機系統運行效率2.5個百分點以上,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5.1萬噸標煤;統籌考慮發、供、配電系統布局,優化電源建設,采取聯合循環和燃機增效等措施提高發電能源轉換效率,推廣高效節能變壓器、改造電力線路和優化供配電運行負荷降低網損,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68.8萬噸標煤。
四、降低油氣損耗工程
一方面加強原油、成品油生產和儲運管理,嚴格核定和控制各生產單位的損耗率,并在管道系統加大反盜竊力度,應用先進的反盜竊監控系統和管線泄漏監測系統,減少輸送過程中的非自然損耗;另一方面改進密閉集輸處理流程、改進原油輸送與儲存技術,采取輕組分回收綜合利用技術,減少自然蒸發損耗。到2010年累計實現減少原油和成品油損耗100萬噸。
五、伴生氣回收利用工程
加強對油田伴生氣開發的工藝研究,采取增壓回注地層、套管氣回收、零散氣撬裝回收裝置和天然氣發電等綜合利用技術措施,重點解決塔里木、新疆、長慶等油氣田的大量伴生氣放空問題,到2010年可累計減少天然氣放空損失8.4億立方米。
六、提高設備終端能效工程
強制淘汰一批油氣生產系統在用高耗低效燃油燃氣鍋爐和加熱爐,采用高效燃燒器、新型高效熱管空氣預熱器、高效換熱器、新型保溫材料、絕熱涂料、模擬控制系統等,改造在用低效鍋爐和加熱爐,大力推廣應用節能型抽油機、新型高效涼水塔、高效分離設備,加快更新改造低效泵機組等,平均提高機、泵、爐等主要耗能設備終端能效2-3個百分點,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54.4萬噸標煤。
七、供熱系統優化運行工程
依據能量系統優化的原則和方法,在生產服務業務實施集中供熱的基礎上,選擇部分供熱系統,從熱源、供熱管網、熱用戶“三位一體”的角度,對系統的設計和運行參數、供熱質量、能源利用率等技術指標進行綜合分析評價,制定和實施改進用能低效浪費的方案,實現供熱系統優化運行,降低供熱系統能耗5%以上,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9.9萬噸標煤。
八、能源計量與監控工程
在全面推廣采用先進成熟的計量方式和計量器具,確保用能用水基礎數據準確的基礎上,重點在煉化生產業務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統,實現用能用水數據采集、監控、分析、和管理的信息化,通過對能源相關量(關鍵績效指標(KPI)、能源影響變量 (EIV)、關鍵工藝參數)的測量和模擬,自動給出最佳的系統運行模式,達到用能用水在線監控、實時優化,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10萬噸標煤。
九、非常規能源開發利用工程
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應用研究,在有條件的區域建設風力發電示范工程替代常規火力發電電源,在部分企業通過太陽能、地熱能、低溫熱能(采油污水、城市污水余熱和地源熱能)開發利用和綠色照明、建筑節能,建設“生態型”、“節能型”的示范住宅小區和辦公小區,減少常規化石能源消耗。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能能力8.4萬噸標煤(不含風力發電)。
十、水資源綜合優化工程
在油氣生產系統,著重提高注水采油生產效率,加強油藏管理,優化注水方案,推廣污水處理回用、回注等技術,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水能力0.3億立方米,油田工業污水回用率達到96%以上;在煉化生產系統,全面開展水平衡、水夾點技術分析,優化循環水系統運行,回收利用凝結水,提高工業水重復利用率,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水能力0.84億立方米,加工噸原油新鮮水量降到0.8立方米以下,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6%以上;在生產服務系統,大力實施冷熱水管網改造、加強用水計量、推廣節水器具、提高發電工業水重復利用率,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水能力0.25億立方米,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4%以上;在有條件的地方開發利用海水、苦咸水作為工業鍋爐補水,深度處理污水廢水作為工業循環水補水、生態景觀用水和生活用中水,到2010年可形成年節水能力1.39億立方米。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十一五”十項重點節能節水工程預計總投資120億元,可建成年節能能力460萬噸標煤,年燃料油(2736,-13,-0.47%)替代能力100萬噸,年節水能力2.8億立方米;同時隨著生產和儲運技術水平提高,減少原油和成品油損耗100萬噸。
編輯:肖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