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千億養老金與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簽約的消息在資本市場激起了千層浪,業界紛紛表示,全國性社保基金入市走出了關鍵性一步。對于這批養老金的投資方向,社保理事會并未明確劃分,僅強調“將堅持更為審慎的方針,新增資金將更多配置到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確保實現基金保值增值。”千億資金是否可能進入水務行業也成為業內新的關注點。
3月24日上午,清華大學、中國水網共同主辦的“2012(第十屆)水業戰略論壇”上,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羅桂連博士就養老基金入市和水務投資資本關系展開探討。
他認為,養老基金的特征和投資原則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資金規模大,投資期限長;獲取投資回報的主要方式是分紅、利息等,而非股權退出;第二,追求穩健收益與長期回報,長期投資收益率目標位CPI+X%;第三,老年人的養命錢,風險承受能力弱,通過投資分散及資產組合控制風險。
站在水務產業角度來看,羅桂連認為,水務投資項目屬于資本密集型,初期投資資金需求量大,回收期較長,不適合頻繁股權轉讓;技術相對穩定,項目建成后可獲長期穩定收入,技術風險與運營管理風險可控;支付結算風險是其主要風險,特別是不直接向最終用戶收費的項目。水務項目投資與養老基金在風險收益方面擁有匹配度較強,因而,水務、固廢等環保項目都將成為我國養老基金的潛在戰略投資方向。
在綜合對比分析的基礎上,羅桂連對水務行業的發展提出了以下建議:
首先,形成具有長期穩定回報特征的商業模式,有效管理項目投資風險。項目建設規模與有付費能力的實際需求相匹配;嚴防建設、運營環節中的各類非市場原則的關聯交易;通過長期積累形成建設管理、運營服務方面的核心能力。
其次,試點開發次級債、優先股、產業投資基金之類的投資工具與產品。
最后,加強與各類養老基金管理機構的溝通聯系,爭取相互理解及政策支持。
編輯:成楊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