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和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聯合發布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對“十三五”期間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進行了細致規劃。
規劃中提出的“十三五”主要目標如下:
——到2020 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和建制鎮具備污水收集能力,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及部分建制鎮具備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到2020 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控制在10%以內。其中,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應于2017 年底前基本消除。
——到2020 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5%,縣城達到90%;建制鎮達到7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到2020 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0%,縣城達到70%;建制鎮達到50%。
——到2020 年,再生水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其中,一般地區不低于15%,缺水地區不低于20%,京津冀地區不低于30%。
規劃提出了新增配套污水管網、強化老舊管網維修改造、加強雨污合流制管網改造、新增污水處理設施能力、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能力、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推動再生水利用、初期雨水污染治理、加強城市黑臭水體綜合整治、強化監管能力建設等多項目標建設任務,并設置了相關建設目標。
“十三五”期間各項建設任務目標為:
新增污水管網13.44 萬公里,老舊污水管網維修4.24 萬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3.89 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890 萬立方米/日,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規模4053 萬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80%的污泥計)處理處置規模6.31 萬噸/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規模2113 萬立方米/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設施規模1016 萬立方米/日,完善國家、省、市三級排水監管平臺,形成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管體系。
在資金投入方面,規劃明確:
“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共投資約5829 億元。其中,各類設施建設投資5784 億元,監管能力建設投資45 億元。設施建設投資中,包括新建配套污水管網投資2188 億元,老舊污水管網改造投資788 億元,雨污合流管網改造投資588 億元,新增污水處理設施投資1192 億元,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投資395 億元,新增或改造污泥無害化處理處置設施投資316 億元,新增再生水生產設施投資215 億元,初期雨水治理設施投資102 億元。“十三五”期間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治理中控源截污涉及的設施建設投資約1700 億元,已分項計入規劃重點建設任務投資中。
附:政策全文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關于征求對《“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
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發改辦環資[2016]2412號
環境保護部辦公廳,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黑龍江農墾總局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廳(建委、市政管委、建設局)、北京、天津、上海市水務局、海南省水務廳:
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為統籌推進“十三五”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工作,我們編制完成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現印發你們,請結合本地實際研提意見,并將書面意見于11月25日前反饋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
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 聯系人:陳程
電 話:010-68505571
傳 真:010-68505594
郵 箱:fgwhzshbc@126.com
住房城鄉建設部城建司 聯系人:陳瑋
電 話:010-58933160
傳 真:010-58934352
郵 箱:chengshui@mail.cin.gov.cn
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 聯系人:韓明霞
電 話:010-68733458
傳 真:010-68733453
郵 箱:hanmx2000@163.com
附 件:1、《“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
2、設施建設規模及投資核算說明
3、各地區設施建設規模及投資核算表(僅電子版,分地區發)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
住房城鄉建設部辦公廳
2016年11月14日
附件1:
“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
(征求意見稿)
2016年11月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重要時期。在我國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城鎮污水處理設施作為現代城鎮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對于經濟發展、居民的生產和生活等有著極其重要的保障作用,對于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削減污染物排放、構建良好生態環境、促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生態文明建設的指導意見》和《國務院關于印發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通知》,為指導各地加快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發展改革委和住房城鄉建設部編制了《“十三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規劃》范圍包括全國所有地區的設市城市、縣城和建制鎮(港澳臺地區除外)。
“十二五”期間,各地和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十二五”全國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規劃》,大力加強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全國污水處理水平明顯提高。截至 2015 年底,全國城鎮污水設施處理能力已達到 2.17 億立方米/日,其中設市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92%,縣城污水處理率達到 85%,全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完成“十二五”規劃目標。與此同時,污水處理設施建設仍然存在著區域分布不均衡、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建制鎮設施明顯不足、老舊管網漏損嚴重、設施提標改造需求 2 迫切、部分污泥處置存在二次污染隱患、污水再生利用率不高、重建設輕運營等突出問題,城鎮污水處理的成效與群眾對水環境改善的期待還存在差距。為進一步做好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設施建設,在“十二五”取得積極成果的基礎上,統籌規劃,合理布局,進一步加大投入,實現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由“規模增長”向“提質增效” 轉變,由“重水輕泥”向“泥水并重”轉變,由“污水處理”向“再生利用” 轉變,全面提升我國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使群眾切實感受到水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效。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與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及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國務院《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相關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尊重并順應城鎮發展規律,嚴格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以改善水環境質量為核心,倒逼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統籌規劃、科學引導,加快形成“系統協調、綠色生態、提質增效”的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設施建設格局。
(二)基本原則
尊重自然,統籌規劃。全面落實生態文明理念,將污水處理作為改善城鎮水生態環境的關鍵環節,堅持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與城鎮發展總體規劃相銜接,與環境改善需求相適應。
系統協調,提質增效。按照經濟適用、節約資源、高效有序的要求,科學規劃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提高設施運行效率,有效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快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建設改造,廠網配套、泥水并重,提高污水收集能力,加快推進污泥無害化處置設施建設。
問題導向,突出重點。以修復城市水生態環境、整治城市黑臭水體、緩解水資源緊缺等突出問題為導向,重點優化污水收集與處理設施的空間布局,提高城鎮污水處理及再生利用水平、加快推進污水管網改造、排水口及檢查井滲漏整治,開展城市建成區初期雨水污染治理。
政府主導,加強監管。堅持政府主導,明確責任主體,加大資金投入。健全有效的監管和績效考核制度,健全城市水環境信息公開制度,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強化運營監管,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確保設施高效、穩定運行。
(三)主要目標
——到 2020 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和建制鎮具備污水收集能力,所有設市城市、縣城及部分建制鎮具備污水集中處理能力,實現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
——到 2020 年底前,地級及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比例控制在 10%以內。其中,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應于 2017 年底前基本消除。
——到 2020 年,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95%,縣城達到 90%;建制鎮達到 70%;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
——到 2020 年,城市污泥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0%,縣城達到 70%;建制鎮達到 50%。 ——到 2020 年,再生水利用率進一步提高,其中,一般地區不低于 15%,缺水地區不低于 20%,京津冀地區不低于 30%。
“十三五”期間各項建設任務目標為:新增污水管網 13.44 萬公里,老舊污水管網維修 4.24 萬公里,雨污合流管網改造 3.89 萬公里,新增污水處理設施規模 4890 萬立方米/日,提標改造污水處理設施規模 4053 萬立方米/日,新增污泥(以含水 80%的污泥計)處理處置規模 6.31 萬噸/日,新增再生水利用設施規模 2113 萬立方米 /日,新增初期雨水治理設施規模 1016 萬立方米/日,完善國家、省、市三級排水監管平臺,形成全國統一、全面覆蓋的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監管體系。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