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的接管標準:由于各點源排水的難處理性,項目結合各國標、地標、行標等標準,制訂嚴格的接管標準,對于當前園區的進水水質重新進行限制,同時對于未來接入園區的廢水性質加以限制,當滿足接管標準時,方能獲批入園。
分段建設(適當預留):受項目工藝復雜性等影響,采用分段建設的模式,適當預留達標保證單元,視達標情況再行建設
源頭治理及管控:在各重點排放點源處安裝在線監測實施及剛性閥門,根據點源排水性質及時調度污水廠的生產運作,確保進水水質滿足生產要求,同時可協調采用托管運行等模式,接手重點排放點源的廢水治理,這樣方能有效管理,綠色生產可持續發展。
全流程實驗及技術平臺應用:無論是在設計前的工藝確定階段,還是在生產運行階段,全流程中試試驗貫均應貫穿于整個項目,這有利于探尋到最佳的設計和運行參數,也確實是各類先進技術的融合、交鋒、碰撞。各環保企業的強強聯合,工藝、技術擇優而用,注重節能環保。
22、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20000m3/d綜合污水處理廠工程
申報單位:如東深水環境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位于如東沿海經濟開發區內,每日實際處理1.3萬m3/d。園區于2016年與深圳水務簽訂二期合作建設與委托運營協議,擴建污水處理廠設施;占地93.9畝(62615.28㎡);主要含調節池(4萬m3)、事故池(2萬m3)反應初沉池、上流式厭氧水解池(HRT=24.8h)、改良A2O池(HRT=25.91h)、二沉池、高效澄清池、臭氧催化氧化池、BAC池(活性炭濾料365噸)、污泥脫水車間、排海池(4萬m3)。
工藝流程圖
項目主要優勢:
不采用常見的芬頓、內電解工藝,是因為進水PH基本為中性,可節約大量的藥劑費用,并減少污泥產量。污泥定性為危廢,處理價格超過5000元/噸。污泥處置費用已占污水價格的一半,在處理成本上優勢比較大。
生物池四條線路并聯運行,處理方式更加靈活可靠,既節約運行費用,又降低了污泥培養的難度和縮短時間。
首格升流式厭氧水解池,為專利技術,能有效提高B/C比。
臭氧催化劑的使用,能有效降低臭氧使用量,在臭氧池采用100%回流能有效提高臭氧使用效率。
末級設置“高效澄清-臭氧催化氧化-BAC 組合”的深度處理組合單元,確保出水穩定達標排放。
23、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廢水處理
申報單位:惠州大亞灣清源環保有限公司
工程于2005年3月開工建設,2006年8月建成,2007年1月開始進行系統試運行,2009年8月通過環保驗收并正式投入生產。經處理后的出水水質指標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時段一級標準。
工藝流程圖
項目優點:
工業類廢水建設規模大,行業典范;
事故應急污水和高濃度廢水處理經驗豐富,輻射周邊;
生產管理規范,清潔生產、運營安全;
自動監控設施完善,管理高效;
園區各類配套齊全,應急保障措施健全。
24、甘肅宏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1000萬噸煤炭分質利用項目一期工程(150萬噸)中低溫煤干餾高濃度酚氰污水處理站BOT項目
申報單位:甘肅富藍耐環保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本項目采用自主研發了創新污水處理工藝流程,針對污水中高濃度的“酚、氨、油”等污染物采用資源化的方法,既處理了污染物,又把污染物轉化為化工原料加以回收利用。對回收“酚、氨、油”后的污水,進一步采用浙江漢藍環境科技有限公司《HSBEMBM環境治理微生物技術》專利技術,結合“O-復合脫氮池+0-A/0工藝”,輔以氣浮、混凝、HLSA等物化法廢水治理工藝;深度處理采用“BAF+臭氧光催化氧化+高級好氧流化床反應器+膜過濾”等處理工藝。使得污水經過處理后達到《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6171-2012)標準,達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業用水水質》(GB/T19923-2005)標準,回用于生產系統的補充水,做到污水資源化利用。
本項目有四個創新點:
對高濃度污水中“酚、氨、油”等污染物的冶理采用資源化方法,實現資源化回收率達到80%以上,而不是簡單的為冶理而冶理。既消除的污染,又變廢為寶,一舉兩得。
對低濃度污水采用多級組合處理工藝,使處理后的污水達到回用水標準,用于生產系統的補充水,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而不是簡單的達標外排。
對最后產生的少量濃鹽水采用固化技術,變成固體廢物,便于送當地危險固廢處理中心進行最終處置,避免了二次污染。
本項目的工藝技術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尤其在污水資源化利用與冶理相結合方面上有了突破性進展,為今后的煤化工高濃度酚氰污水治理闖出了一條新路子。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