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完善多元化的農田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真正把農田水利作為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來抓。認真落實各項投資政策,特別是落實好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等專項政策,加大農田水利財政投入力度。創新農田水利投融資體制,發揮財政政策導向功能和財政資金杠桿作用,利用民辦公助、先建后補、稅收優惠、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吸引金融資本、工商資本等社會資金投入農田水利建設和管護。堅持建管并重、先建機制后建工程的原則,在加大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切實提高農田水利設施管護投入的比重。
(三)加強監督檢查。各級發改、財政、水利、農業、價格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加大對改革工作的指導和支持力度,重點加強對各地核定農業用水成本及用水價格的指導和幫助,積極鼓勵地方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加大對農民用水合作組織的合規建設運行、正確履職擔責、經費收支使用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和監督考核力度。加強督促檢查,抓好跟蹤督辦,建立定期評估和績效考核機制,及時分析查找存在的問題,協調解決改革遇到的突出困難,增強改革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
(四)強化宣傳引導。各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做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的政策解讀工作,加強輿論引導,強化水情教育,引導農民樹立節水觀念、增強節水意識、提高有償用水意識和節約用水的自覺性,為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