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項目紅線范圍南起規劃的茅橋湖北岸,穿湘桂鐵路、長罡路、廂竹大道、藥用植物園、昆侖大道,北至環城高速路,治理主河道長5.4公里,支流河道1.235公里,全長6.635公里。工程在規劃紅線范圍內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河道整治工程、河道截污工程、河道生態工程、沿岸景觀工程、污水廠建設工程、海綿城市示范工程、信息監控工程,估算總投資約10.01億元。本項目由政府方出資代表與社會資本方合資組建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承擔本項目的設計、建設、融資、運營及維護等職責。其中,政府方出資代表持股10%,社會資本方持股90%。
中標社會資本方:北京城市排水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水務案例書稿產出的臺前幕后
1. 集思廣益和多方聯動的工作機制
(1)統籌組織協調
財政部PPP中心領導非常重視案例分析出書工作,全程多環節參與指導。2016年12月,焦小平主任在水務PPP案例分析啟動會上曾指出:“PPP不僅是項目融資、管理層面的事情,更是改革層面的事;PPP作為改革的助推器,要讓人民群眾有獲得感;PPP案例是政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此項工作與E20環境平臺合作本身就是‘PPP’,希望通過剖析PPP案例闡述帶來的改革和需要繼續探索的方面,促使政府和市場更加有效互動”。
執行團隊與專家團隊的搭建。鑒于PPP示范項目案例分析成書出版的重要性和復雜性,E20環境研究院牽頭推進,薛濤執行院長統籌協調和總體把關,趙喜亮行業分析專員擔任案例分析工作項目經理,E20環境平臺會員中心、活動中心等部門配合參與。為了群策群力、集思廣益,E20環境研究院邀請了行業類專家、法律類專家、財稅類專家、咨詢類專家、融資類專家五類13位專家參加了案例分析出書工作,力保高質量地完成書籍。
(2)“五類一體”的專家組
在最初的啟動會上,E20環境研究院牽頭協調組織成立了包含上述五類專家的專家組,如下表所示,專家類別有效覆蓋水務PPP案例設計的細分行業領域。
(3)篩選的三大標準及入選的原因
篩選的三大標準:績效是否明確;風險分配是否合理;競爭是否充分。
入選的原因:項目材料規范性;項目實施方案內容完整;項目物有所值定性、定量方法和過程科學合理;項目財政承受能力論證科學;項目方案論證、組織協調等前期準備工作充分,立項、土地、環評等審批手續完備,所處階段及社會資本響應程度良好,已落地或具備近期落地的可能性;項目具有示范推廣價值;某些子領域的探索和創新,如海綿城市、流域綜合整治(黑臭水體治理)難點領域的先試先行、農村供排水領域的嘗試及思考、可用性服務費與運維績效掛鉤創新等等。
8月22日、23日即將舉辦的“上海水業熱點論壇”上將舉辦《PPP示范項目案例選編—水務行業(第二輯)》的新書推介活動,論壇現場,將述說本書編寫的臺前幕后:邀請財政部PPP中心主管領導、參與編撰的專家周蘭萍、紀鑫華、王家卓及水務PPP案例社會資本代表參加,此外,本書將于9月份對外銷售,付費參會的代表將會于9月份獲得出版的書籍。E20圈層會員企業、論壇商務合作企業、購買門票企業以上類型企業代表可到簽到臺留下您的名片或聯系方式,免費申領。數量有限,每家企業僅限申領一本,會后由主辦方統一郵寄。
參會報名咨詢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
編輯:程彩云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