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 年成立以來,萬朗集團在管業已經深耕了18 年。成立至今,萬朗歷經多次轉型和創新,已經奠定了在高端管業研發制造領域的優勢地位。為此,中國水網在第十九屆中國環博會現場,專訪了萬朗集團董事長樊雪蓮。
樊雪蓮告訴記者:萬朗自成立之初,一直從事市政管道的研發、銷售和施工。從2011年開始轉型升級——從傳統的管道企業升級為水務環境領域,以創新研發為引擎,以技術服務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成為水務環境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近五年內,萬朗先后取得專利60 多項,參加了多項國家標準和上海地方標準的編制,同時參與了上海世博、上海迪士尼、上海虹橋交通樞紐,等一系列重大國家項目,取得了用戶、政府高度認可。
此次參展環博會,萬朗帶來了近幾年的研發創新成果,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大口徑、非開挖、零滲漏的管道。目前,產品在上海已經陸續運用,該項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填補國內空白。
二是智能管道。一直以來,管道埋在地下施工,施工及運營上的難度,都是非常之大。因此,萬朗把不可見、不可控的地下管網,變成了智能化、可控、可管的地下管網系統,以確保城市運行安全和老百姓的用水安全。目前,萬朗的智能管道系統已經在上海開始示范應用。
三是雨污分流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目前,國家重視的海綿城市、水環境治理重大工程,都需要用到雨污分流綜合技術解決方案的核心技術。
四是區域除澇綜合解決方案和河道運維管理方案。該技術由萬朗集團與美國水力模型專家,以及國內外多名專家共同研發,2018 年下半年將在上海示范應用。該技術的問世,將會在城市除澇、城市管網運行安全、河道黑臭治理和水環境總體規劃等方面提供技術支持。
在技術、產品不斷創新演化過程中,樊雪蓮始終強調“做良心管材”。樊雪蓮表示:“越是在地下看不見的產品,其風險就越大。就一家企業而言,其力微薄。但是,只要想到荀子的“萬丈高樓,起于壘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千古名言;想到一個當代企業家的責任,我們萬朗必須迎難而上。有鑒于此,萬朗立誓打造全中國最好的管道,做品質最好,質量最可靠,服務最好的企業。”
業內管材質量參差不齊的現狀一直存在, “3·15”晚會也報道了一些質量低劣管道企業給社會造成的危害。在樊雪蓮看來,這是一個需要迫切關注的綜合型問題:“第一,改革開放幾十年來高度發展、建設中,由于地下工程看不見、摸不著,國家層面對管網建設政府重視度又不夠;第二,我國在排水排污管道方面的標準和政府管理監督力度,都需要提升;第三,采購體制存在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很多施工企業在建設過程中,可能對管道施工技術規范不重視,導致了大量的已建管網存在問題。另外,一些企業為了眼前利益,對產品質量把關不到位,存在行業自律問題。”
除產品質量外,樊雪蓮認為,長期運營維護同樣影響管道安全。為此,萬朗推出第二個升級版智慧管道,結合受力模型,通過信息化平臺,可以規范、監控施工過程,通過智慧管理系統可對管道全生命周期運營維護。樊雪蓮表示:“城市內澇、黑臭水體是政策國家近年來重點關注的問題。黑臭在河里,根源在岸上,核心在管網。管網問題不解決,只解決黑臭,無法形成長效機制,因而需要河網和管網聯動。解決了管網,就能事半功倍。因此,萬朗第三次技術升級即將推出的區域除澇+海綿城市方案,是一個區域除澇方面的環境治理綜合解決方案。其中的核心技術在于管網、河網水力模型建立、基礎信息收集和數據處理,對環境的治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歷經長達18 年的管道行業,樊雪蓮愈發感到環境治理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也不是單獨治理一個領域就可見功,而是一個多領域、多學科的跨界聯合,需要系統規劃、全面提升建設質量和全生命周期的運營管理。針對行業痛點,萬朗制定了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樊雪蓮透露:“萬朗準備在未來的三到五年,把自己打造成一個綜合服務型的醫院類的企業,幫助用戶做規劃,做解決方案,為用戶提供藥方,甚至于提供個性化定制產品和服務。在未來的三到五年,萬朗將逐漸由一個產品供應企業,變成專家型綜合服務企業。”
編輯:汪茵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