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熱浪席卷銀川。隨著氣溫持續攀升,城市用水需求激增,日供水量屢創新高。面對這場高溫與民生的“大考”,銀川中鐵水務以“安全供水 全天候優質服務”為宗旨,科學部署、多管齊下,從水源調度到管網搶修,從水質監測到熱線響應,全鏈條筑牢城市供水“生命線”,用責任與擔當書寫“水量足、水壓穩、水質優、服務佳”的民生答卷。
精準調度,下好高峰供水“先手棋”
高溫之下,每一滴水的背后都是精密調度與科學謀劃。銀川中鐵水務依托智慧水務平臺,動態分析區域用水規律,實時監測管網壓力變化,通過多水源互補調度與精準壓力調控,實現水量高效分配。為緩解高峰期供水壓力,銀川中鐵水務提前啟用備用水源地,補充日均數萬立方米供水量;同步推進水廠技改工作,提升單日產能,最高日供水量達87.96萬立方米。生產調度中心24小時值守,根據氣象數據與用水趨勢預判高峰時段,科學調整供水方案,確保水量充足、水壓穩定。
嚴把水質安全關,筑牢“源頭”到“龍頭”防線
水質安全是供水保障的核心。銀川中鐵水務嚴格執行“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三級檢測體系,加密86個管網監測點采樣頻次,每日動態檢測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等關鍵指標。針對黃河汛期原水波動,新增致嗅物質、汞、砷等專項檢測,累計完成水樣檢測1297份,水質綜合合格率穩定在99%以上。依托國內一流的水質檢測實驗室,采用紫外線消毒等深度處理工藝,確保出廠水100%符合《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智慧水務系統對水廠運行全程在線監控,實現從“源頭”到“龍頭”的全鏈條水質管控,讓市民用上“放心水”。
強化管網運維,織密輸配水“生命網”
面對老舊管網漏損隱患,銀川中鐵水務打出“技防+人防”組合拳。一方面,依托DMA分區計量系統實時監測管網壓力流量,通過智慧平臺預警異常情況,發現并修復暗漏點20處;另一方面,加大巡檢力度,累計排查市政井室閥門400余座,持續推進老舊管網改造,更換供水主線閥門5臺,有效提升輸水效率。對173處泵房開展“全面體檢”,維護消毒設備25臺、加壓設施16套等設備,同步升級門禁系統,實現視頻監控覆蓋率96%以上。
熱線服務再升級,架起高效響應“連心橋”
“96666供水熱線”是供水服務的“晴雨表”。為應對夏季訴求激增,熱線坐席擴容至25席,實行兩班制24小時響應,人工接通率提升至90%以上。銀川中鐵水務96666熱線受理員臨時進駐銀川市智慧城市運營管理指揮中心,開展為期90天的專項工作,與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人員攜手,共同保障市民夏季用水順暢。
鍛造應急搶修“先鋒隊”,全天候守護供水線
突發爆管、設備故障……高溫下的供水戰場,應急搶修是與時間的賽跑。銀川中鐵水務組建專業化應急隊伍,24小時待命,不斷完善應急預案,確保突發爆管、設備故障等事件發生時迅速抵達現場。近期,“鳥窩短路”、“電纜跳閘”等突發狀況,搶修團隊均在4小時內應對解決,切實以“水務速度”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同時,合理儲備應急物資,優化搶修流程,實現“人員、設備、物資、機制”四到位,筑牢供水安全防線。
從晨曦微露到夜深人靜,從水源地到水龍頭,銀川中鐵水務以高度的責任擔當織密全鏈條保障網絡,在高溫“烤”驗中交出一份“高質量供水 高水平服務”的硬核答卷。未來,銀川中鐵水務將繼續深化智慧水務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注入“水動力”,讓汩汩清流潤澤千家萬戶。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