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東國家寫到土耳其的時候,有讀者反饋希望優先了解中亞五國“十五五”同期規劃的相關信息。鑒于這個系列本來也打算以中東、中亞、東南亞這三個新興市場為重點區域,所以在整個池子里調整順序不是什么問題。況且環境產品領跑者國際聯盟上個月底剛剛開過出海中亞的主題沙龍,正好趁熱打鐵(詳情點擊:出海艦隊搶灘中亞,千億藍海下暗藏哪些暗礁?)。
不過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哈薩克斯坦在六月份生效了新《水法》(Water Code), 算是二十年來首次對水資源管理系統進行立法改革,也標志著現代化工具被正式引入水資源監管領域,以及國家水務基礎設施全面更新的加速……有關效應在被哈薩克斯坦水務工作者日催化放大后,頗值得業內人士關注。
01.市場風向標:一部法典 四份文件
有世界上第一內陸國之稱的哈薩克斯坦擁有272萬平方公里國土,在地圖上對其他四國形成泰山壓頂之勢,GDP總量也是其他四國的三到二十倍左右,人均GDP更是接近俄羅斯,再加上作為著名的“能源出口國”,哈薩克斯坦在中亞的地位類似于沙特阿拉伯于中東,因此經常被視作五國中的首選目標市場。
環境方面,哈薩克斯坦因為有60%的國土被荒漠和沙漠覆蓋,直接導致干旱頻仍,灌溉用水短缺,供水依賴鄰國(44%流量來自國外,如吉爾吉斯斯坦和中國),錫爾河和阿姆河枯竭等問題,而2024年的八十年一遇洪澇災害又使其面臨雙向調節的挑戰。隨著水資源平衡壓力日益增長,哈薩克斯坦不得不將合理用水作為國之大計。
新《水法》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其核心是水風險管理和水安全導向的全國性節水——但也能從中看到哈薩克斯坦一手防旱,一手防澇,一手抓水量,一手抓水質的多目標舉措——強調大規模現代化建設和數字化改造。
節水方面,新《水法》主打一個節則賞,不節則罰,例如未配備再生水系統的農業或工業單位必須提供過渡計劃,而只要采用節水技術,政府就會以最高可達80%的補貼和降低費率的形式提供支持,是為賞;對過度用水者征收高昂水費,對“非法水市場”加大懲處力度,是為罰。
旱澇災害防治方面,新《水法》規定了洪水管理的系統方法,例如要求將大量洪水引向咸水湖和牧場等,從而支持生態系統并防止沙漠化,還要求建設保護定居點免受洪水侵襲的工程設施,穩步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管理洪水風險。
水量水質保障方面,新《水法》專門提出了改善飲用水質量的要求,強調流行病學、放射學和化學安全,并且包含了關于集中式供水系統技術審核的條款,以及關于供水和污水處理系統規劃制定的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新《水法》的起草者是2023年剛剛從生態和自然資源部獨立出來并被交付水資源利用保護、供水和廢水管理等職權的水資源和灌溉部,當前哈薩克斯坦二十一個部委中最年輕的一個,原屬農業部的補貼供水服務以及報銷部分節水技術投資費用的職能也被移交給該部,為農民高效用水提供全面解決方案。
在新《水法》之前,水資源和灌溉部已經起草了《2024-2028年水務領域發展綜合計劃》《2024-2030年水資源管理系統發展構想》《節水路線圖》三份文件,配合水資源和灌溉部、工業和建設部、農業部、內務部主管供排水指標的《2029年前國家基礎設施規劃》,將在2025年推動總價值3.54億美元的98個水務項目實施,同比增長73%。
至于“十五五”同期的水務目標,在一部法典和四份文件中都以不同方式提出了要求,其中“計劃”和“構想”體現了水資源管理的長期愿景,“路線圖”和“規劃”具化到了實施路徑和項目建設,新《水法》則提供了各種保障措施,例如新《水法》強制要求所有住宅安裝水表對工業和建設部的19.5億美元管網修復計劃起到了敦促作用。
可以說,水資源和灌溉部及其下屬的水資源委員會——按照流域新設八個地方機構,確保水資源保護要求和水利工程運行規則得到遵守,監督水體或水保護區內新設施設計、建設、選址和預先劃定的水保護區和防護帶重建工作——以及水資源監管、保護和利用委員會在新《水法》的護持下,是確保哈薩克斯坦所有水務理念落地和項目推進的關鍵。
至于固廢領域,哈薩克斯坦已經通過十年的努力,將垃圾回收率從1%提升至25%,并希望到2030年將其進一步提升至40%,而且垃圾焚燒項目也有中國參與,例如湖南軍信正在推進的三個總價值6億美元的垃圾焚燒發電綜合項目。不過為了聚焦新《水法》及相關舉措,本文對固廢市場不多做闡釋。
02.市場關鍵詞:五組指標一大亮點
將大致覆蓋“十五五”同期的所有指標分門別類后,可以看出哈薩克斯坦水資源管理系統更新的焦點就是基礎設施和農業,而環境企業更為關注的前者主要從“規劃”中獲取市場信息——其意義非常接近中國的五年專項規劃,且有原始數據支持,例如水庫方面,官方統計到2040年水資源缺口可能達到120億至150億立方米,而現有的1395座水利工程中有560座需要維修,包括540座狀況不佳,20座狀態緊急。
供水方面,哈薩克斯坦仍有部分地區存在清潔飲用水問題,目前城市飲用水獲取率最低的是江布爾州,數據為91.9%;農村飲用水獲取率最低的三個州是科斯塔奈州、北哈薩克斯坦州、阿克莫拉州,數據分別為80.4%、85%、89.8%。為此,政府近年來積極開展供水系統現代化改造,采用高效凈水技術,提高全體居民的水資源獲取水平,在“規劃”中,供水也被列為按照規定期限優先實施的A 類項目。
排水方面,哈薩克斯坦的系統老化問題十分嚴重,特別是在部分居民點,許多排水系統建于幾十年前,需要更新和現代化改造,目前管網老化率最高的五個州是卡拉干達州、巴甫洛達爾州、烏勒套州、阿拉木圖州、東哈薩克斯坦州,數據分別為75%、73%、71%、70%、70%。另外,出于優化資源配置和減少環境影響的考慮,還需要解決處理后污水和剩余污泥的回收再利用問題。
龐大“規劃”中的全部項目共需810億美元,其中水務項目需要44億美元,大致包括19億美元的污水處理項目,16億美元的管網修復和運河項目,2.7億美元的里海脫鹽項目,3.6億美元的水庫項目,2.1億美元的供水項目。雖然共和國預算、國家基金、地方預算會提供支持,但預計全部項目的90%和水務項目的67%將依賴預算外資金。
編輯:趙凡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